临沂市社科联证券炒股配资门户
编者按
临沂,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,孕育了灿烂的地域文化,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人文情怀。为全面展示临沂文化的独特魅力,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、临沂市社科联、临沂市网信办、沂蒙文化学会共同组织开展了“临沂文化符号”评选活动。活动历经网络与报纸投票、专家评选等环节,最终确定了“100项最能代表临沂的文化符号”,并编辑成《临沂文化符号》一书。
本书不仅系统梳理了临沂的文化精华,还通过“相关链接”与交通提示等细节,增强了知识性与实用性。 从地理、历史到红色文化,从非遗、遗存到特产,书中内容丰富,是了解临沂文化的绝佳读物。
今日起,我们将以专栏形式,陆续在公众号上分享《临沂文化符号》的精彩内容,带您深入了解这些独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背后的故事。若您对书中内容有任何建议或补充,欢迎留言交流,让我们共同见证临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。
展开剩余64%乾隆皇帝曾写过一首赞扬临沂历史名人的诗,其中有一句是“端推诸葛是完人”,他认为诸葛亮是品行上没有缺憾的完人,可见评价之高。
诸葛亮,字孔明,东汉末琅邪国阳都县(今沂南县)人,三国蜀汉丞相,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思想家。诸葛亮一生践行“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”的誓言,卒后谥“忠武侯”,被后世誉为智圣,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慧的代名词。
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(公元181年),同父同母兄弟姐妹5人,父母早丧,由叔父诸葛玄抚养。初平四年(公元193年),诸葛亮兄妹跟随叔父离开家乡,流寓襄阳。诸葛玄病逝后,17岁的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迁居襄阳城西的隆中山,一面躬耕自食,一面关注天下大势,广结师友,研究治国用兵之道,见识日渐成熟,襄阳耆老庞德公赞誉他为“卧龙”。建安十二年(公元207年),刘备三顾茅庐,问计于诸葛亮。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、益两州,联合孙权对抗曹操,统一全国的建议,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。刘备称帝,他任丞相。刘备死后,受遗诏辅佐后主刘禅。建兴元年,以丞相封武乡侯,兼领益州牧。他志在攻魏以复中原,六出祁山北伐,后病死于五丈原军中,葬定军山,终年54岁。有《诸葛武侯集》《出师表》等名篇留世。
清廉节俭是诸葛亮显著的官德特征。诸葛亮官拜丞相,夫人黄氏始终自己养桑织布,自给自足,“蓄财无余,妾无副服”(《与李严书》)。诸葛亮病重时,上表后主刘禅详细地公开了自己的家产:有桑八百株,薄田十五顷,子弟衣食,自有余饶。临终之时,遗命安葬在汉中定军山而不归葬成都,要求“因山为坟,冢足容棺,殓以时服,不须器物”,安葬规模形同平民百姓。诸葛亮还尤其重视家教,留下《诫子书》《又诫子书》《诫外甥书》等家训,万世传颂。
在今沂南县内建有诸葛亮故里纪念馆,展示诸葛亮一生的主要事迹。诸葛宗祠位于县城西侧卧龙山东麓,是以纪念诸葛亮为主兼及诸葛亮先人和族人的汉式四合院建筑。宗祠内设有毓秀堂、本原堂、全人堂、冠盖堂、萃华堂。五堂内有12尊塑像、11尊浮雕像、18尊绣像。如今,沂南县已连续举办九届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,成为重要节庆品牌。
发布于:山东省启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